政府信息公开

事关教育、医疗、养老……遂宁出台“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一起来看→

来源:全景遂宁 发布时间:2022-03-24 08:47 浏览次数: 字体: [ ] 打印

日前,遂宁市发展改革委等18部门联合印发了《遂宁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提质扩容,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不断丰富,以基本公共服务和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为主体、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为有益补充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施81项服务清单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衡

按照《规划》,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负责和兜底,用以保障遂宁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规划》鲜明的导向。”市发展改革委社会事业科科长李琴介绍,针对“十四五”时期我市基本公共服务内容、服务目标和服务项目,《规划》都给出了明确的“清单”。

困境儿童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危房改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记者梳理发现,该清单共包括9个方面22类81项基本公共服务,旨在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

医保是群众普遍关注的公共服务。《规划》明确,到2022年底,全市范围内具备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全面实现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结合点数法,进行医保支付结算。“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医保付费方式的深层次重大改革,此举将促进医保付费的科学化精准化,倒逼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遏制‘过度医疗’等导致的医疗费用过快过高增长,降低参保人员个人负担,防范医保基金支付风险。”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解读说,我市从今年1月开始,按照“DRG”该政策执行,目前正在扎实推进,稳步实施。

此外,“十四五”期间,我市还将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便利水平。《规划》明确,我市将逐步打造“都市15分钟、乡村半小时”基本公共服务圈,健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等,实现人民群众便捷享受公共服务。

提供高品质服务产品

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

扩大服务范围,是《规划》的突出亮点。《规划》首次将非基本公共服务和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服务同步纳入规划范围。

“这说明我市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充分考虑了人民群众对高层次公共服务的需求。”李琴表示,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品质宜居地建设目标,我市将强化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产品。

比如,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一老一小”服务,《规划》给出了具体的路径。通过新建、扩建支持一批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建成一批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通过在社区层面建设日间料理中心或者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等方式,提升养老服务品质。

李琴表示,虽然服务品质提高了,但服务机构的收费要参照公共服务收费标准。为此,政府将通过降低服务成本、促进价格普惠、改革供给方式三种途径,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比如,政府可通过明确用地保障、投资补助、财政补贴、价格要素等多种扶持政策,帮助服务供给主体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数字赋能公共服务

人民群众共享“数字生活”

数字赋能,是《规划》的鲜明特色。

高标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迭代完善数字就业服务、完善智慧医疗保障、整合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加快公共数字化发展……记者注意到,促进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在《规划》中有着明确的支持方向。

如何实现“智慧助老”,让老年人乐享“数字”新生活?《规划》明确,到2025年,老年人享受智能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便捷性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服务更加高效协同。

如何实现智慧教育?我市将推动数字校园全覆盖;如何实现数字就业服务?我市将建设全市统一的人才流量入口、人才服务超市;如何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我市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向社区延伸,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梳理《规划》,每一项都有具体的目标和路径。

“‘十四五’时期,将充分利用新模式、新业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持续改善群众公共服务体验。”李琴表示,我市将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促进“互联网+公共服务”,探索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让人民群众都能乐享“数字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